t247p72

标签: 央行

SWIFT人民币份额2025年大降,其实最近两年CIPS人民币交易进展挺大,原理

SWIFT人民币份额2025年大降,其实最近两年CIPS人民币交易进展挺大,原理

SWIFT人民币份额2025年大降,其实最近两年CIPS人民币交易进展挺大,原理介绍2025年前8月,人民币在SWIFT的份额出了怪事,不断下滑。3月还有4.13%,4月跌到3.50%,5月跌到2.89%,6月与7月还是这个数,排名被加元超过跌到第六。之前新闻说排到第四了,现在跌到第六,“人民币国际化”似乎进展不佳。其实进展挺大,但不走SWIFT了,走CIPS。SWIFT、CIPS这些货币国际交易相关的名词,很容易混乱理解,要先仔细介绍下概念原理。SWIFT“报文系统”知道的人多,但实际不碰钱。真转钱,是各国货币由其央行主导的“清算系统”,每家只管自己货币不管别家。电子钱央行和银行要认,体量远大于纸币。央行数据库承认记下银行的电子钱,增加减少详细记录,转给别人要央行数据库确认。如中国央行数据库记录,银行A有100亿电子人民币,向机构B转40亿,“清算”完成后,A有60亿而B有40亿。各国央行处理电子货币,又有境内和境外两套系统。CIPS(Cross-borderInterbankPaymentSystem)是“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人民币境内与境外互转(这是跨境),以及境外转境外(这叫离岸)都由CIPS处理。这种转账也可以暂时不用CIPS转,用“代理行”、“清算行”来帮做。就如我们微信互相转账由微信记账,银行那边是不用知道的;但如果要提现,银行就知道了,微信支付底层需要银行支持。人民币在内部的结算系统,叫CNAPS(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为了效率,有HVPS(大额实时)、BEPS(小额批量)、IBPS(网银)三个子系统。CNAPS主内,CIPS主外,两者业务分离。但是CIPS与CNAPS通过HVPS连通,这样CIPS处理的钱可以在央行这边最终确认。美元的跨境/离岸清算系统叫CHIPS,境内的叫Fedwire。欧元因为搞了统一货币,整合了多国央行,境内与跨境转账系统都是TARGET2,其它国家想用欧元得听它的规矩借道。英镑类似,境内境外都叫CHAPS。日元跨境清算系统叫FXYCS,境内清算是BOJ-NET。这些清算系统都只管自己的货币,接入银行不多,全球转账能力有限。SWIFT在各央行的清算系统支持下,做了“报文系统”,接入了全球上万家银行机构,转账能力满级了。理论上,任何两家银行只要无法在同一本地清算体系里直接记账,就必须用SWIFT发支付指令。这包括“不同国家、不同货币”的两家银行转账,肯定要SWIFT报文协调。还有“不同国家、同种货币”,有的银行没接入货币的清算系统,就需要用SWIFT去找已接入的代理大行帮转。只有同一国家的同一货币(本币或者外币),才不需要SWIFT,直接内部处理了。报文是说要干什么,实际执行是各央行的跨境与境内清算系统,有时一套清算系统,有时两套。以前中国搞外贸都是用外币,收付和外边银行有关,必须要用SWIFT。人民币在SWIFT里份额很小,但中国银行加入了SWIFT,1985年起就可以在SWIFT里转。后来中国商家要求卖货收人民币,或者要求对方接受人民币支付,人民币在SWIFT里份额上升了多倍。2010年人民币刚进入SWIFT统计时,份额不到0.1%。2024年7月达到峰值,份额4.74%。看上去不高,因为SWIFT转账主要是金融操作,贸易占比不大。2024年中国排名第4,有时掉到第5。美元48%绝对第一,欧元23%第二稳固,英镑7%第三没问题,日本4%多些,有时超过中国。2025年人民币SWIFT份额掉到第6是有些意外,实际是大好事。这说明人民币正主动与SWIFT脱钩,找别的渠道完成跨境支付。主要是CIPS,支付数额增长很好,2020-2024年处理金额分别为45、80、97、123、175万亿人民币,年均增长40%,2025年前5月继续增长30%。从前面的原理介绍可知,SWIFT并不真转钱,只是通知要转钱,真转人民币还是CIPS干的。只是以前要用SWIFT报文来转,中国看到俄罗斯被踢出SWIFT的金融制裁风险,开发了绕过SWIFT的转人民币的办法。一种替代办法就是直接让别国大的代理行接入CIPS,然后自己做CIPS的“报文系统”,别国小的银行用CIPS报文提交需求,代理行在CIPS那执行。这就与SWIFT没有任何关系。成果是,2023年约90%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仍需先走SWIFT报文再经CIPS清算;2025年官方披露重叠率已降至30%左右,七成交易通过CIPS自带报文完成,不再进入SWIFT统计。这导致SWIFT里人民币份额跌到不如加元了,实际是人民币不和SWIFT玩了。截至2025年6月,CIPS直参行突破170家,覆盖186个国家和地区;境外直参占比过半,包括中东、东盟、非洲等地银行,它们可用CIPS专线对华收付人民币,无需再发SWIFT报文。这都是公开的,进展不小,但没怎么大为宣传,也不太好懂。
好消息!今天是9月13日周六,刚刚得知一个大好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正式宣布

好消息!今天是9月13日周六,刚刚得知一个大好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正式宣布

好消息!今天是9月13日周六,刚刚得知一个大好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正式宣布:正式启用与印尼的双边交易本币结算(LCT)框架,并启动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项目,这就意味着两国范围内的所有国际收支项目都可以直接用人民币和印尼盾进行结算,不再依赖第三方货币。这个消息对于中印尼两国来说无疑是个重大利好。长期以来,国际贸易结算主要依赖美元作为中介,这不仅增加了跨境交易的成本,还使得交易双方受制于美元的波动和美国金融政策的影响。而现在,人民币和印尼盾可以直接结算,这大大简化了交易流程,也降低了金融风险。印尼是中国在东南亚的重要贸易伙伴,直接使用本币结算无疑会加强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进一步增长。但是,事情并不完全那么简单。首先,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货币的使用范围虽然在不断扩大,但依然面临一些挑战。对于印尼来说,人民币的接受度如何?这不仅取决于两国政府的决策,还需要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接受与配合。人民币在东南亚的普及度相对较低,这意味着即使双边交易本币结算框架已经启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不仅如此,金融市场的接受度和金融体系的适应能力也非常关键。印尼的金融市场能否有效地与中国的金融系统对接,避免跨境支付过程中的延迟和复杂性,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项目虽然有助于提升支付效率,但这仍然需要两国银行系统、支付平台以及监管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像二维码支付这种技术性的创新,虽然很方便,但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基础设施和网络环境来支持,尤其是在区域性差异较大的国家。当然,这一政策的另一个亮点是,它给中印尼两国企业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尤其是那些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无需再通过美元中介,可以节省手续费,避免了汇率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对于那些在印尼投资的中国企业来说,这也意味着更加稳定的资金流动环境,降低了财务风险。总体来说,这个新政策有望大大提升两国的贸易效率,推动经济更加紧密地融合。然而,仍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人民币和印尼盾的直接结算将使两国金融市场在短期内更加密切,但这也可能带来一些短期的市场波动。比如,人民币在印尼的使用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市场化,能否顺利推广到地方银行和小型企业,都是未知数。而且,人民币在全球的流通仍受到一些制约,尽管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人民币要取代美元的地位,还需要跨越很多障碍。此外,虽然人民币和印尼盾的本币结算框架一旦正式启动,会给两国的跨境支付带来极大的便利,但这也可能引发一些外部的不安和挑战。例如,其他国家可能会感受到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压力,进而采取措施应对潜在的竞争。对于美国和其他全球大国来说,人民币的崛起无疑是一种潜在的挑战,可能会影响到其全球经济和金融话语权。所以,虽然这项政策为两国带来了直接和明显的好处,但也意味着两国经济将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法忽视的经济风险和市场挑战将随之而来。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中印尼两国的金融合作,它还标志着全球经济格局微妙的变化。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中国-印尼关系人民币结算印尼银联取现中印尼关系印尼贸易印尼行情印尼电子入境卡
通缩的故事快讲不下去了!叫不醒装睡的人8月份同步的物价数据显示核心CPI继续回

通缩的故事快讲不下去了!叫不醒装睡的人8月份同步的物价数据显示核心CPI继续回

通缩的故事快讲不下去了!叫不醒装睡的人8月份同步的物价数据显示核心CPI继续回升至0.9%。核心CPI缓慢的上升,跟A股的慢牛交相辉映。不过有趣的是,悲观的人永远都悲观,无论如何都不相信情况正在慢慢变好。而另一边,10年国债利率也突破了年线,重新站上1.8%,并且趋势线十分明显。人民币汇率也缓慢破新高。股债汇都在积极的反映经济缓慢好转。人们之所以不相信经济好转,是因为在经济复苏的抗战中,国内企业和居民的参与度很低,甚至绝大部分人根本就搞不清楚股债汇这种波动的内在原因。世界上每个人的视角都带有偏见,也带有盲区,于是就会出现一种现象。比如,当年国家喊破喉咙告诉全社会的财富机会,但大多数人都叫不醒。直到趋势快结束时,人们才壮足了熊胆冲进去。这种现象少吗?当年的个体户,买房,外贸,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自媒体皆是如此。而现在国家劝你买指数ETF,信不信由你。今天,我花点时间把股债汇的联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核心CPI的路径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从防汇率贬值到防汇率升值过快2022年到2024年,美联储加息,国内降息,国内面临非常严重的资金外流。这会给人民币带来很大的贬值压力。当时,为了保汇率,央行在掉期市场上做了很隐晦的操作。它通过大行提供了更多的掉期点补贴,使得人民币远期的升水幅度相当大。这就使得“做多国内债券+做空远期人民币”这个套息组合的收益率很高,甚至高于联邦基金利率和美国的存款利率。于是,境外银行就十分愿意持有这个套息组合,替代持有美元存款。当境外银行买入这个套息组合后,也就意味着流出去的人民币,通过债券的方式流了回来,阻挡了人民币继续贬值。从下图可以看出,这个套息组合的收益率很长时间内都是高于联邦基金利率的。不过有两个时间段,套息组合的收益率低于联邦基金利率,一个是2024年9月-10月,另一个是2025年6月以后。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这正好是股市上涨的两个重要时间节点。关于这个联系,我后面再说。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以及川普关税战的影响下,海外热钱迫切想要回流国内。这就让人民币有升值的压力,央行并不希望人民币升值过快,于是就降低了掉期点的补贴。这个时候,套息组合的收益率就低于联邦基金利率了。那么境外银行就会卖掉组合,换成美元存款。卖掉组合,也就意味着他们会抛售国内债券,也就等同于抛售人民币,这就防止了人民币快速升值。值得注意的是,上面那个图中的套息组合中,我用的是债券是1年存单利率。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境外银行应该用短债来搭建组合,但实际操作中,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他们会选择长债。但这就会导致,当央行降低掉期点补贴的时候,使用长债的境外银行跑得更快,因为长债的价格波动大得多。于是,我们就能看到最近长债跌得猛得多。把这一层理解后,算是入门了。我们接着讲汇率和股市的影响。二、债市全看央行脸色很多人非常天真,他们认为美联储降息,国内债券不会有很大的下跌空间。看完上面的操作,你还会这么简单的认为吗?实际上,正是由于美联储即将降息,才加快了债市的下跌。他们把因果关系都搞颠倒了。能够救债市的,只有央行。外资在境外抛售债券,稳住债市无非就是两种方式:1.想办法让外资不要抛售;2.央行投放流动性。让外资不要抛很难,所以一切就看央行什么时候向银行间市场投放流动性。但最近央行其实是在收紧流动性的。(相当于是在加息)这就使得债市雪上加霜。央行到底会投放还是收紧,取决于它对外资的态度。如果要收割外资,他就不会投放。如果想让外资缓慢撤退,就会投放。为了国际友谊,估计还是会投放的。再说了,债市崩太快也不利于金融稳定。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央行投放流动性,汇率升值就慢。反之,升值就快。三、汇率的快慢决定股市的快慢如果汇率升值快,就说明海外热钱以非常快的速度回流。回流后,就会换汇,外汇储备会大幅增加,国内的M1和M2也会大幅增加。这对于经济和股市来说都是大利好。但需要知道的是,物价和资产价格上涨过快就不见得是好事了。所以央行大概率不会让汇率升值过快。那么热钱回流的速度就会保持一定的节奏。所以,看上去好像是央行在调控债市,其实央行的重点在于热钱回流产生的正反效应。度要把握好。比如,上个月股市就有点脱缰了,所以要压制一下。四、通缩的故事就快讲不下去了国内持续三年的通缩就快结束了。不过很多人脑子里的阴霾始终消散不去。这很正常。正如股市走熊了三年,大部分股民就依然还停留在熊市思维里。所以,股市走牛后显得非常不适应。这就叫做,跪久了,已经习惯了!现在告诉他可以站起来了,他反而不习惯了。三年的通缩,不过就是跨国资金流动造成的。一旦跨国资金流动转向,问题就迎刃而解。你可能会问:要是不逆转呢?这不可能,因为周期只会迟到,不会不到。美国持续高血压,也会把自己玩崩。所以血压高到一定程度,它必须要吃降压药。最后,别忘了,国家一直在叫你买指数。普通人最好在市场调整的时候择机布局,别被时代抛下了。
央行撒6000亿!8月数据出来,股市能涨吗?央行一早扔出6000亿逆回购,连

央行撒6000亿!8月数据出来,股市能涨吗?央行一早扔出6000亿逆回购,连

央行撒6000亿!8月数据出来,股市能涨吗?央行一早扔出6000亿逆回购,连续第四个月加量给市场送钱。这次是6个月期的,就是想让资金松快点,最近政府发债多,银行到期的存单也多,大家又把存款往股市搬,资金面有点紧。8月经济数据刚出炉,社会融资量、贷款都在涨,同比增了8.8%,数据符合预期。可市场反应平平,没怎么激动,资金好像还在观望。毕竟之前股市已经涨了一阵,大家对利好有点“免疫”了。央行这操作不光是补缺口,更在放信号:钱不会收紧。有人说这只是开始,四季度可能还会降准,到时候资金更松。而且钱不只是撒总量,还会往对的地方去,比如政策支持的领域。现在股市不缺消息,缺的是资金真敢进场。逆回购放的钱会不会流进股市,数据能不能撑起信心,才是关键。你觉得这波利好能让股市接着涨吗?
央行6000亿重磅利好落地,下周A股有望震荡后再创新高一、央行突发两大利好1.

央行6000亿重磅利好落地,下周A股有望震荡后再创新高一、央行突发两大利好1.

央行6000亿重磅利好落地,下周A股有望震荡后再创新高一、央行突发两大利好1.6000亿买断式逆回购9月15日(下周一),央行将开展6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方式进行,目的是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此举直接利好银行板块,间接带动证券、保险等金融板块,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提振实体经济。2.前8月金融数据出炉◦M2余额331.98万亿元,同比增8.8%,前8月净投放5208亿元;◦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存款增加20.5万亿元,存贷差额超7万亿元;◦8月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1.47万亿元,直接投资结算0.61万亿元。数据显示居民储蓄意愿较强,市场预计未来或进一步降息,推动资金从存款流向市场。二、下周A股行情展望:先震荡洗盘,后大涨创新高核心观点本周沪指冲高至3892点十年新高后小幅回落,属放量大涨后的正常洗盘。预计下周初震荡整理、完成筹码切换后,多头将再度发力,推动A股突破3900点再创新高。三大支撑理由1.市场趋势明确:本周四放量大涨确认向上变盘,沪指创十年新高,多头力量强势,新一轮上涨信号已现。2.板块轮动蓄势:科技板块持续领涨,为行情核心动力;周五金融板块小幅调整,正是为下周上涨蓄力。3.政策利好密集:周末央行、证监会等多部门释放利好,尤其是6000亿流动性注入,为市场提供强劲支撑。总结央行6000亿逆回购叠加货币宽松预期,叠加市场本身多头趋势,下周A股震荡洗盘即是机会,有望在整理后突破3900点,延续创新高行情。风险提示: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波动及板块轮动需结合实时盘面与基本面综合判断。
[环球财经]俄央行行长:俄罗斯通胀预期依然高企

[环球财经]俄央行行长:俄罗斯通胀预期依然高企

新华财经莫斯科9月12日电(记者包诺敏)俄罗斯央行行长纳比乌琳娜1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俄央行监测发现,当前通胀预期依旧处于高位。纳比乌琳娜强调,俄央行所推行的货币政策已取得一定成效,自今年年初以来,可持续通胀...

央行: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

9月12日,央行披露数据,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711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72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8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22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227亿元。

欧洲央行Nagel表示进一步降息可能危及价格稳定

欧洲央行管委会成员JoachimNagel表示,进一步降低借贷成本可能会危及欧洲央行在中期内将通胀稳定在2%的目标。这位德国央行行长在接受《法兰克福汇报》和IlSole24Ore采访时表示,9月11日维持存款利率不变的决定,是因为欧洲央行...

俄央行下调基准利率至17%

新华社莫斯科9月12日电(记者黄河)俄罗斯中央银行12日发布公告,宣布下调基准利率100个基点至17%。这是今年以来俄央行连续第三次下调基准利率。公告说,当前物价增长指标整体保持稳定,经济活动也保持向均衡增长路径回归趋势...

欧洲央行Nagel表示进一步降息可能危及价格稳定

欧洲央行管委会成员JoachimNagel表示,进一步降低借贷成本可能会危及欧洲央行在中期内将通胀稳定在2%的目标。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周四维持存款利率不变的决定,是因为欧洲央行的新预测显示物价增长“大致”符合目标。他说:...